第一次读这本《至味在人间》,是因为饿,没想到,读完更饿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温暖,深夜里读到最后,忍不住去厨房给自己做了一个蛋炒饭,食物通过嘴进入到胃里,那一刻好幸福。
《至味在人间》作者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说到这,你应该能轻松判断出来,这人一定爱吃、会吃。且在吃这件事上,挺认真。
他的文字平实、风趣、不拖泥带水,极富情感与人间烟火气,就好像坐在一寻常巷陌的小馆儿,几个人围坐一桌,听着八方而来的食客,用着各家方言,侃侃而谈,即便听不懂,也觉得精炼利索,有意思,长见识。篇幅都很短,文章中不乏冒出几句熟悉的舌尖体,读着舒服。
字里行间,能看出他对食物的尊重。食物通过舌头,与牙齿缠绕在一起,再到胃里,感受不同食材带来的味觉体验。他描述的,从来不是单一的食物,他不会单讲花生、螺蛳粉或者卤煮,而是富含情感在里面的,讲煮花生的诀窍,做螺狮粉的厨子和卤煮的细节。他有一篇写道酱,"母亲每年都做酱,黄豆煮熟,拌上很多炒面,平铺在大大的竹匾上,一寸来厚。折来马鞭一样长相的香蒿,洗干净均匀码在黄豆上。天很热,三四天,黄豆和蒿子之间便布满了白色的霉菌,那是微生物在活动。准备好盐、生姜切丁,用中药的铁碾子,把辣椒、花椒、八角、香叶碾成粉末,便可以下酱了… …,母亲会切一些萝卜片进去,这样,成酱出来时,萝卜甚至比酱还受欢迎… …",读这一段,觉得非常亲切,小时候,我姥姥也每年都做黄豆酱,家里有一口专门装酱的浑圆大缸,每次姥姥从这缸里盛出一碗神奇的酱,给我们做鸡蛋酱、炸酱面、酱豆腐、酱茄子,香的很,这么多年过去,想到那酱,味道就会回到我鼻尖,想起姥姥。
"酒店的早餐,永远是程式化的食物,果腹可以,享受则远远谈不到。因此,哪怕麻烦一点儿,我都要去实地,找最本地化的小吃,像重庆的小面、西安的腊汁肉夹馍、桂林的马肉米粉、郑州的胡辣汤、安庆的猪肝圆子… …",全然一个在吃这件事上,特别认真的形象。
《至味在人间》描述的很多吃,都很有意思,比如他说,将十几粒北欧的鲟鱼子放在鸭皮薄片上,一口下去,耳朵都鸣笛了,这个形容太逗了,大荤大腥,荤腥极致… …,比如说他费了很大劲在北京找正宗的萧县羊肉汤,一家在闹市口宿州驻京办,一家是中关村皇冠假日,业主专门请了萧县的厨子,每次去,他就点一碗羊肉汤,两个油酥馍,服务员每次都僵掉… … 比如他去山西运城拍片,村里招待他们吃扯面,北京去的都不吃,唯独他吃了两大碗,村长拍着他肩膀问"陈记者老家哪里啊?"答"安徽!"村长说:"噢,难怪,也是苦地方啊。",比如说吃素的罗永浩喜欢吃豆腐干,刘春喜欢菜汤拌饭,读库老六喜欢吃人挨人坐的热乎饭,柴静直到上大学,才知道菜和饭是分开吃的。
饮食江湖,刀光俎影,想起之前看蔡澜老先生的书,大篇幅的笔墨写吃,喜欢吃肉,尤其喜欢猪油拌饭和羊肉,蔡澜这个老头也很好玩,他在吃里面能琢磨出很多见解和学问,看似浅显,里面都是人生的道道。是啊,吃多重要啊,通过吃,人与食物产生关联,人与人产生关联,人与地点产生关联,人与祖国的天南地北产生关联,吃里有母亲的味道,有儿时的回忆,有三五好友的围炉畅谈,也有江湖相逢的缘分情谊,欢聚时吃,别离时吃,开心时吃,难过时吃。在这里我也感谢我的妈妈,感谢她在我们从小到大,一日三餐这件事上,用心和付出。也想说,所有当了妈妈的人,还是要练练自己的厨艺,因为儿时记忆里妈妈饭菜的味道,是会留存一辈子的。
这本《至味在人间》,建议你吃饱状态下读,否则我怕你看着看着,情急之下,忍个不住,在这深更半夜,出门找馆子去了。
看完书后,我又去找来陈老师在一席上的演讲《传奇远而粥饭近》,引用他最后说的那句话结束:珍惜自己的一日三餐,对每一顿饭都不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