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说很懂电影,自然也不敢说很懂大导演,尤其是黑泽明这种大师级导演。《蛤蟆的油》,是他的自传,没读这本书前,会被书名吸引,蛤蟆... ...的... ...油?
我倒是知道这种东西,有一次,妈妈生病,有人送她很多,胶质的块状,有点像脂肪,说是滋补佳品,妈妈弄了一碗,让我喝,我撇撇嘴跑了,嫌弃的很!黑泽明用蛤蟆的油做自传的名字,我不知道是何故。
翻开这本《蛤蟆的油》,便知晓了。日本民间流传一个故事,在深山里,有一种特别的蛤蟆,这蛤蟆奇丑无比,而且还比寻常蛤蟆多长了几条腿,人们抓到它后,将其放在镜子前,蛤蟆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真面目,吓得出了一身油。被这个搞笑的蛤蟆,笑出了声,也有点略同情它,人家本来在深山里,活的好好地,快快乐乐的,非要把人家抓住,还放在镜子前。结果蛤蟆也是胆子小,被自己的丑样子吓出一身油,蛤蟆如果会说话,一定会说:MY LIFE'S GETTING BETTER ... ...
SO,黑泽明在晚年回首往事时,自嘲自己就是站在镜前的蛤蟆,发现自己从前的种种不堪,吓出一身油。对我来说,最礼貌的态度是面对大师的这个说法,不能质疑大师说的是不是实话,但我敢肯定,这绝不是谦虚。
有些导演说话很难懂,但黑泽明的这本自传《蛤蟆的油》,通俗平白如一股清流,毕竟是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第一位获奖的亚洲电影人)、斩获30多项电影大奖的人呐;毕竟是拍了《罗生门》、《七武士》的人呐;毕竟是影响了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星战之父)、弗朗西斯·科波拉(《教父》导演)的人呐;竟然说自己是蛤蟆的油,让其他人情何以堪。
其实他对写自传这件事不感兴趣,但因为读了法国大导演让·雷诺阿自传里的一句话,激起了他写自传的愿望,这段话我特别喜欢。原文摘来"我们这么自鸣得意的个性,实际上是由种种复杂的因素形成的,比如上幼儿园的时候在那里遇到的小朋友,第一次读小说的主人公,有时甚至从表兄饲养的猎犬那里得到启发。我们并不是光凭自己就能生活的很充实,我从自己的记忆之中,找出了许许多多是我得以有今日的力量,以及与这种力量有关的人和发生的事。"对这一段话,不能再认同了!仔细想想,每个人不都是这样吗?不能轻视任何一件小事,在自己身上已经发生过的人和事,成就了今天的你。
因此,他在这本自传《蛤蟆的油》里,讲述了非常非常多的,细致入微的事情,比如幼年时代的一段段记忆,我十分感叹啊,大师的记忆力如此惊人,还是将部分记忆电影化、片段化了?怎么连小时候大人说过的话、做过的动作、物品的摆设、位置、色彩都记得清清楚楚。也比较感慨,20年代的中日差距。
《蛤蟆的油》书中记载,黑泽明幼年时期,日本已经进入国际化,因此他在15岁前,已经看过50多部电影,其中大多数是电影史上的名片。崇尚武士道的父亲对他要求十分严格,上小学时,他每天早晨要走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先去道场练武,然后去神社参拜,最后去学校上课。每天早晨,当他完成一切后,他是这么想的"普通孩子的一天是从此刻才开始的,而我... ...,这种念头并非出自不满,而是来自充满自我满足感的好心情。于是,从此刻起,我才开始了和普通孩子一样的一天的生活。"这就是严格自律之后,带给人的美妙体验,他应该感谢自己的父亲吧。童年时,他喜欢音乐、美术、戏剧、文学这些艺术知识,而电影涵盖这一切,所以他走上电影这条路。
他在电影上的成就,不知道的百度一下也就都知道了,他在自传《蛤蟆的油》开篇说,不想写自传,因为除了电影,好像没什么聊的,因此这本自传聊电影的部分其实不是很多,但是,在自传《蛤蟆的油》中,字里行间处处都有电影的影子,这让我有些感动。除了电影,还有他对父亲、母亲、哥哥、姐姐的回忆,对老师、同窗、友人的回忆,可以说,他的电影与这些情感分离不开。
他很喜欢哭,性格暴躁,又沉默寡言,有些羞涩,耿直又纯真,这是他的朋友对他的评价。1971年,他自杀过一次,当他在自家浴室被发现时,已经割腕21处。
"请你们找到真正喜欢的、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东西。找到之后,请为这个重要的东西好好地努力。"这句话出自黑泽明的《袅袅夕阳情》。如果他现在出现我面前,我想跟他说:辛苦您了!
【我在看书别开枪】每周一、三、五发布三篇原创读书笔记或观影笔记,喜欢读书和电影的朋友们一起探讨,希望能一起共同学习成长。如果对文章有想法的朋友,请在文章底部留言交流。喜欢此篇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我在看书别开枪】,并点赞,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