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现代小说之父”巴尔扎克耗时8年时间,完成《幻灭》这部长篇小说。该小说虽然不是巴尔扎克在国内最为著名的,但在作者内心中,小说《幻灭》是他最喜欢的。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幻灭》中的十句格言,用心体会,相信你会有所感悟。
在巴尔扎克创作一生中,耗时八年的时间完成一部作品,是比较罕见的。当然生活上的琐碎影响了他的创作进度,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注入进小说之中,因而他频繁修改,以求最佳的创作主旨。所以,《幻灭》作者极具代表性的,我们也就明白为什么巴尔扎克钟情于这部小说的真实原因了。
《幻灭》集中体现了巴尔扎克的创作特色,笔触真实细腻,他向世人描绘出资本主义制度下才华毁灭,人性被侵蚀,在堕落的社会背景下人性是如何面对,及人物自身情欲的脆弱等等,读完能够引人发醒。不得不承认的是,《幻灭》绝对是一部探求人类生存的佳作。
小说故事发生在复辟王朝时期,巴尔扎克塑造出两个青年,一个青年名叫吕西安,他是野心勃勃又贪婪虚荣的人,擅长诗歌与写作,妄想自己能够凭借自己的机灵混入上层社会,但事实是他身败名裂,下场惨淡。纵观他的一生,从一位充满理想与幻想的热血青年最后沦落到一位野行家与投机家,这是因为社会的偏见,贵族阶级的排挤,致使其逐步走向“幻灭”的人生轨迹,对于后世人来说极具启示的作用。
我们侧面去思考吕西安的一生。除了野心与幻想外,在吕西安的内心中,他也有朴实与温馨的一面。但是,摆在他面前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其一是一条辉煌耀眼,充满诱惑与艰辛之路,另一条则是安稳踏实,生活平淡之路。如果放眼当下年轻人,估计很多人会与吕西安一样,选择第一条。选择没有对错,是内心所想,作为年轻人为什么不拼一次呢?
以结果论成败,吕西安失败了,而且败得很彻底。他失败是因为不切实际的幻想,失败于不可遏制的贪婪与虚荣,又是败在意志薄弱之下与道德的沉沦。所以,读到最后,人们会觉得他咎由自取,但又充满同情之心,因为他是受害者,是社会的浑水让其行为与道德变质。
另一位青年叫大卫·赛夏,他与吕西安完全不同,他淳朴、善良、正直,没有太大的野心,整天埋头于科学发明上。他不缺少才华,也不缺少毅力,只为通过自己的双手为所爱的人挣取一份家产。但由于他缺少的是精明,缺乏的是人情世故,因此在虎狼成群的社会里,成为资本家手中“待宰羔羊”。
大卫·赛夏作为一位科学家绰绰有余,但他所面对的是单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撼动的资产阶级和野心家,他最终失败了,同样是一败涂地。因此,他不得不放弃发明专利权,最终隐居乡野。读到这里,你会对那些资本家讨厌至极,因为他们剥夺一位青年的梦想,因为他们利用了一位单纯青年的性格,让其发明成为自己发财的手段,而发明者却以悲惨收场。
小说中的另一位人物叫做德·阿泰兹,是他的存在,理性化了作者巴尔扎克。德·阿泰兹坚信,尽管外部环境险恶,只要坚定信心,仍然可以开拓自我,战胜激流。所以,该人物的设置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小说并非悲观主义,让人能够体验到一股对抗力量,这也是最终巴尔扎克所要说明的人生道理。
小说《幻灭》被巴尔扎克誉为“一部光彩夺目的作品”,被他称为一生作品中位居首位的作品。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幻灭》中的十句格言,流露出作者的人生哲学观,读懂你会被触动到。
一旦不再贫穷,就生出贪念。——巴尔扎克《幻灭》
热情无处发泄,一味夸大渺小的东西,反而降低热情的价值。——巴尔扎克《幻灭》
所谓天才就是耐性。的确,人的耐性同自然界化育万物的办法近似。——巴尔扎克《幻灭》
真正的爱情始终和童年的情形相仿:轻率,冒失,放荡,逞着性子哭哭笑笑。——巴尔扎克《幻灭》
最高的艺术是把观念纳入形象。一个字包含无思想,一个画面概括整套的哲理。——巴尔扎克《幻灭》
思想麻醉人的力量远不如言语那么强。一个人说话多了,会对自己的话信以为真。——巴尔扎克《幻灭》
世界上绝顶聪明的人必有许多不幸,其中之一就是对善善恶恶的事情没有一样不懂得。——巴尔扎克《幻灭》
敬意是感情的基础,有了敬意,感情才切实可靠,而切实可靠的感情又是我们生活所必需的。——巴尔扎克《幻灭》
我们的破灭的希望、流产的才能、失败的事业、受了挫折的雄心,往往积聚起来变为忌妒。——巴尔扎克《幻灭》
真有才能的人总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决不矜持;他们的讥讽只是一种精神游戏,并不针对别人的自尊心。——巴尔扎克《幻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