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最为活跃的女性作家中,非弗吉尼亚·伍尔芙莫属。她是20世纪意识流小说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代表作家之一,与同时代的乔伊斯在小说创新和探索中,并驾齐驱,又与乔伊斯、普鲁斯特被公认为意识流作家"三巨头"。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伍尔芙倾注心血的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八句语录,一起体会这位伟大女性作家的才华。
伍尔芙的父亲是一位爵士,也是当时文学界一位重要的人物,这也让她能够接触到伦敦文学界的上流社会,从而获取到友谊、智慧、信心以及文学创作的"顺风车",随即踏上文坛,着手创作。伍尔芙的文学作品不仅仅局限于小说,还包括散文、日记等等题材作品,内容丰富,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力求从人物的面纱中揭露出生命中的哲理。
她的小说极为注重人物的精神世界,创作形式从诗歌、音乐、绘画中寻找灵感,使其作品细腻灵敏,独树一帜。她推崇乔伊斯、康德拉、哈代,她认为他们的小说接近于人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伍尔芙写作的毕生追求。另外,她的作品在英语的使用方面,堪称语言改革大师,在她的意识流小说中,语言运用得是那么的唯美。
她把艺术看得高于一切,读她的书能够感到作者的理性、自由、坦率、敏锐,当然也有生猛的一面。在伍尔芙众多作品中,《到灯塔去》是一部无法被忽视的作品,这部作品倾注作者毕生心血,所以,如果看伍尔芙的作品,《到灯塔去》是必读之物。
前几天,我读完了《到灯塔去》,全书的调性温和飘忽,虽然开头很吸引我(父亲和母亲在聊明天是晴天还是雨天,这决定了六岁的詹姆斯是否能去成灯塔),但之后冗长的内心、思绪、场景、行为描写还是让人读起来有点要睡着。
可文字还是有魔力,越读越不舍得放下。完全意识流的间接内心独白,人物、时间、地点时不时跳跃,一个很简单的外部事件,甚至一个动作,都可能用五六页不同人物的内心活动串联完成。这对读者来说,还挺考验的。
但好处是,让我有了一个可以自由联想的空间,在意识流动和时空交叉中,会带给我一种精神上的能量。
总说伍尔芙是女性写作者,这本书中确实处处可见当时背景下的女性生活状态和思想以及家庭位置、女性身份的表达。
无论是熠熠生辉、相夫教子的拉姆齐夫人,还是具有反叛精神的艺术家新女性莉丽,她们身上都体现着伍尔夫不同程度的女性主义主张。
莉丽也许是小说的中心人物,虽然她一直以"他者"的观察角度出现,但实际上,她的视角之后便是伍尔芙。
从"窗"到"岁月流逝"再到"灯塔"。一家人从一个下午到傍晚,到最短的第二部分,拉姆齐夫人病逝,普鲁难产而死,安德鲁在战争中被炸死,时过境迁,到最后拉姆齐先生和两个孩子卡姆、詹姆斯前往灯塔。时光流淌,生命流逝。
这书中没什么励志的话语,甚至励志的故事都没有,但就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和温暖,感染着我,如灯塔般,到灯塔去。
到灯塔去,这个名字起得多好啊。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伍尔芙这部《到灯塔去》八句语录,一起感受文字背后的深意。
我们都灭亡了,各自孤独地灭亡了。——伍尔芙《到灯塔去》
我们对别人的感觉,就取决于他们离开我们距离的远近。——伍尔芙《到灯塔去》
争吵,分歧,意见不合,各种偏见交织在人生的每一丝纤维之中。——伍尔芙《到灯塔去》
它是如此轻盈,你的呼吸就能把它吹皱;它又是如此扎实,一对马匹也不能把它踩散。——伍尔芙《到灯塔去》
夕阳西下,清晰的轮廓消失了,寂静像雾霭一般袅袅上升、弥漫扩散,风停树静,整个世界松弛地摇晃着躺下来安睡了。——伍尔芙《到灯塔去》
爱情是如此美丽,如此令人兴奋使我在它的边缘颤抖,并且违反自己的习惯主动提出到沙滩上寻找别针。同时,这爱情又是一种人类最愚蠢、最野蛮的热情。——伍尔芙《到灯塔去》
没有理性、秩序、正义;只有痛苦、死亡、贫穷。她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卑鄙无耻的背信弃义行为,都会发生。她也知道,世界上没有持久不衰的幸福。——伍尔芙《到灯塔去》
然而,夜晚一个接一个地紧跟着来,冬天收藏着一堆这样的夜晚,用不知疲倦的手指把它们均匀地分配,有的夜晚,天上高悬着晶莹的行星圆盘。——伍尔芙《到灯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