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黄遵宪、丁日昌、何如璋并称为“岭东四先生”,是晚清抗日保台志士、爱国诗人,还是一位教育家。他的诗承袭杜甫、陆游等名家影响,具有浓烈的爱国情怀,诗风呈现明显的悲情色彩,他便是丘逢甲。今天,我们来欣赏他笔下的十首诗,体会其文字的妙处,相信你会喜欢。
丘逢甲出生在我国台湾省一个小村庄,父亲从小教其读书,据说他天资聪慧,能够过目不忘。光绪年间,丘逢甲开始参加福州乡试,但以失败告终,回到家乡他发奋攻读,终于中得举人,后来到京城参加会试,最终名列三甲九十六名,他的仕途以讲学为开始。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丘逢甲身在台湾省,他时刻关注战事,招募众多台湾青年入伍,以抗击倭寇,但最终弹尽粮尽,队伍死伤过重而撤退。兵败后,丘逢甲隐藏于山野之间,几经周折来到大陆,并归籍广东。再后来,他全身心投入于教育事业,写下众多关于祖国前途的诗篇。进入民国之后,丘逢甲抱憾而终,终年48岁。
不可否认的是,丘逢甲是我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也是清末儒士阶层中的佼佼者。他的诗歌存世千余首,诗中勃发出与其生平相符合的悲壮。另外,他的诗中存在强烈的忧患意识,也暗含积极入世意识,能够鲜明体现出自己独立人格与爱国精神,让人拍案叫绝。
当然,由于丘逢甲出生于清末,清王朝即将崩塌,国家内忧外患,目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种种情况下,他内心士大夫阶级的文化心理会极其强烈,又因为报国无门,知音难觅,悲愤与孤独作用于其内心,因而其诗中悲情特别强烈,社会现实也是一大重要原因。
必须要说的是,丘逢甲的部分诗中也充满昂扬不屈的斗志。我们通过诗文,可以领略到诗人雄心壮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内心被现实消磨后,让其无奈叹息,又转为悲伤情绪。再有,戊戌变法的失败,也是击垮丘逢甲内心的重要原因。他所希望的强国梦,被当权者击碎,在诗中他表达不满情绪,故乡沦丧、恢复无期,诗歌悲壮苍凉。
儒家伦理道德在丘逢甲的诗中也有深刻体现。他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让时代潮流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热血沸腾的诗句下,暗含一股悲愤。他的诗还将胸怀天下的抱负与个人志向、国家天下舆情相结合,力求做到真实生动,能够将社会现实更准确的表达。
丘逢甲诗中使用不少关于悲剧的意象,比如“西风”、“秋”等,衬托悲壮的献身精神。他也会使用历史名人,比如张巡、文天祥等爱国志士,他赞美他们的事迹,同时表达对他们壮志未酬的痛惜,从而反衬到自己身上与国家命运上,让诗歌更加有厚度,悲壮情感更加强烈。
总之,作为一位爱国人士,也是一位爱国诗人,他的诗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具备现实意义,同时彰显那个时代下社会生活,将一位爱国文人的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做到完美结合。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我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的十首诗,体会其诗歌的悲情美,感受这位爱国人士的思想情怀,相信你会有所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