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学习能力的书有很多,如果只能推荐一本必读书的话,我首选这本《如何学习》,很多大佬都推荐过这本书,比如万维钢老师,比如一些读书博主。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发现我们很多固有认知和原有学习方法都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效率不高的。学习方法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对付考试,更是整个人人生观、世界观、思想、见识的必备武器,你的学习能力强,武器就精良,思考能力和综合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你的学习能力弱,武器就钝拙,智商情商也不会太突出,所以,读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将我们打造成比昨天的自己更优秀的人。
书中关于学习的很多有趣的实验,值得看一看,根据实验得出的结论,有的会颠覆传统观念,比较冲击,有实验精神的可以按照书中的方法自己去试一试,通过几个阶段的结果、记录、分析观点的正确性与准确性,看是否适用于你自己。有趣的是,之前读的另一本书《深度工作》,《如何学习》这本书里的很多观点,与那本书里的观点几乎背道而驰,这种相悖特别有意思,可以从更广义、更深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毕竟,你可以说你认同某个观点,但却不能说与他相反的观点是错误的。
相比集中式学习,分散式学习效果更好。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测试,通过1354个人,计算最佳复习时间间隔,得出结论:有意把学习内容分开,会增强记忆的持久性,这个方法适用于想学习和记忆新东西的人,学习外语、行业知识,甚至想背诵一篇课文、一篇演讲稿。比如你15天后要参加一个演讲比赛,你的最佳分配方案是:第一天背诵1小时,第八天背诵一小时,第十四天背诵一小时,这样安排时间,远比每天背诵一点,或者胡乱的背诵,有效得多,且记忆持久,你可以试一下。
主动回想比被动重复效果好。心理学家用三年级到八年级的学生做测试对象,让他们学习一篇文章。发现最恰当的比例是阅读和学习只占30%,即先花30%的时间学习和阅读,然后花后续的时间背诵,这批学生在测试时,分数最高。结论:阅读加背诵,好过纯粹的阅读。另外,心理学家又对3600名小学生进行测试,共同学习一篇文章,然后在不同时间考试。学习结束一周后考试的学生,答对了50%的题目,两周后考试的学生,答对的题目不到30%。因此,在你学习任何内容时,假装自己是行家,想象自己要学的东西已经学成,然后写一篇概要或者评述,通过自测来加强学习,只有当你真的成为老师,能够对别人清楚的讲述出来时,你才算真正吃透你要讲的东西,也就是应用和实践,这也是我们一直在聊的输出能力。
研究人员通过知觉学习模块训练医学院学生做胆囊切除手术,一组学生使用电脑培训模块学习,并观看手术视频,另一组观看手术视频并自学,结果发现,有电脑培训模块(模拟训练)的学生成绩高出后者4倍多。结论:在不可能进行真实操作的情况下,模拟练习的效果远超观察学习和书本学习。因此,想加强自己某方面能力和水平,除了靠学习书本知识,一定要大量的抓住一切机会模拟练习,实践与理论结合,才能提高精准度和速度,提高对知识的感知能力。
睡觉也能巩固学习成果。睡眠本质上也是一种时间管理,这句话还挺颠覆传统观点的。哈佛大学研究者发现,学习后睡觉的学生,考试比学习后没睡的学生,好很多!实验者把学生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晚上学习,睡醒后次日早晨考试,另一组早晨学习,中午不睡,下午考试,结果,前者准确率高达93%,后者只有69%,24小时后,两组再次接受测试,差距更大!研究者认为,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正是这一记忆的创造期,在此期间,虽然你在睡觉,但是你脑中的信息依旧在建立不同的关联和不同的组合。另外,午睡非常重要,一次有效的午睡的重要程度,等同与一晚上的全睡眠。
学习场所变换有益于记忆。心理学家测试,在不同环境学习的人,与相同环境下学习的人,两者考试后,前者比后者记忆效果高出40%,这个结果一定不是绝对的,但这个尝试我们都可以去试一试,如果你在一个环境下静不下心来去学习或者写一个报告,可以尝试换个地点,比如图书馆、咖啡店,总之就是找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你的学习状态立刻会有一个改善。
读完这本书,里面一些如何学习的方法,是可以去试一试的,这本书挺适合老师去读一读,用于指导学生如何去有效学习,增强记忆。也适合考试党读,如何对付考试。也适合学习型小伙伴读一读,掌握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总之,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