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这句话在民间广为流传,从这四句诗中可以看出,刘伯温的历史地位,可以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两者的影响力不分伯仲。
刘伯温是谁?刘伯温,便是刘基,中国元末明初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更是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一生跨越两个朝代,他鉴证了元末的腐朽衰败,也助推了明朝开国大业。
在民间传说里,刘伯温更是一位被神化的人物,关于他的典故和故事有很多,坊间流传,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富五车,精于谋略,更有说法,他能够知晓未来。刘伯温12岁便考中秀才,被人称作神童,读书时,在别人眼中晦涩难懂的文章,他默读两遍就背下来了,还能根据文中意思,阐述自己的观点,老师都说他是一个奇才,将来一定不是寻常之辈。他年轻时进京考试,在一个书店里看到一本天文书,就聚精会神的看了起来,并默记于心,第二天就可以倒背如流,店主十分震惊,就想把那本书送给他,他说:“已在吾胸中矣,无事于书也。”
做了官之后,刘伯温也是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刚正不阿,他很受老百姓的爱戴和赞誉,他处理事务的原则是“严而有惠爱”,也就是既严格又有仁爱之心,该讲原则讲原则,该体现人性化就体现人性化,总而言之,他是一位正直的好官,当地很多豪绅则对他恨之入骨。
后来,刘伯温不做官了,还隐居过两年时间,直到朱元璋建大明,委任他为谋臣,他再次运用自己卓越的军事才华和谋略,助力朱元璋开国,筹划全局,制定了很多方略,朱元璋登基后,将刘伯温授予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在朱元璋日后许多治国、治人问题上,刘伯温都给予了很多建议和谋略,其中不乏有很多劝朱元璋实施仁政德政的,立下很多功劳。施德政、得民心是刘基治国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建功立业的思想理论依据。他的思想在如今看来,都是很难得的。
除了政治和军事才能,刘伯温的文学成就也很高,他是一位诗文大家,他的词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词风十分婉丽典雅。他的诗具有很强烈的批判精神,也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他的作品除了诗词外,还有散文、赋、骚、古乐府、歌行等等,他的诗中不乏有很多民生之作,因为他关注民生问题,关注时局,他奉行儒家正统观念,他的作品虽然不算太多,但也有很多精品。
朱元璋评价刘伯温道:“(刘基)学贯天人,资兼文武;其气刚正,其才宏博。议论之顷,驰骋乎千古;扰攘之际,控御乎一方。慷慨见予,首陈远略;经邦纲目,用兵后先。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式克至于今日。凡所建明,悉有成效。”
今天,让我们一同欣赏刘伯温的十首诗词,感受下他诗的意境与风格。
感怀
[明] 刘基
新晴杨柳散春丝,长路行人有所思。
愁上容颜青镜识,寒生亭馆落花知。
高云送雨来无定,独鸟惊风去自迟。
闷对亭前紫荆树,同根那得却相离。
感怀
[明] 刘基
槁叶寒槭槭,罗帐秋风生。
凄凄侯虫鸣,呖呖宾鸿惊。
美人抱瑶瑟,仰视河汉明。
丝桐岂殊音,古调非今声。
沉思空幽寂,岁月已徂征。
感怀
[明] 刘基
结发事远游,逍遥观四方。
天地一何阔,山川杳茫茫。
众鸟各自飞,乔木空苍凉。
登高见万里,怀古使心伤。
伫立望浮云,安得凌风翔。
即事
[明] 刘基
春半余寒似暮秋,掩门高坐日悠悠。
树头独立知风鹊,屋角双鸣唤雨鸠。
芳意自随流水逝,华年不为老人留。
浮花冶叶休相笑,自古英贤总一沤。
即事
[明] 刘基
千林摇落暮天寒,短景经檐岁序残。
口舌得官齐虏易,膏肓致疾上医难。
无根荒蔓风飘急,阅世松乔气厚蟠。
鸿雁随阳经远道,帛书何日到长安?
遣兴
[明] 刘基
江上潮来风卷沙,城头毕逋乌尾讹。
燕泥半湿昨夜雨,蛛网忽粘何处花。
孤坐日月自闲暇,出门歧路空交加。
漫将白发对芳草,目送去鸿天一涯。
绝句
[明] 刘基
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
古来英雄士,各已归山河。
有感
[明] 刘基
浪动江淮战血红,羽书应不达宸聪。
紫薇门下逢宣使,新向湖州召画工。
秋思
[明] 刘基
梧桐生碧砌,密叶暗金井。
惊心昨夜月,照见栖禽影。